1、在线弹性理论的框架内,求解裂纹尖端附近区域的解具有应力的奇异性。
【资料图】
2、即应力会随着r→0而趋于无穷大。
3、这种奇异性显然不符合物理事实,目前的理论解决是认为裂尖必然会出现一个塑性区。
4、但是,出现了塑性区就超出了线弹性理论的框架,所以,如果硬要仅仅在线弹性理论的框架中建立解释的话,只有一种可能:那就是,材料的弹性模量E不再是常数而是一个可变化的参数,随着r→0,裂尖的材料的E也趋于无穷大。
5、事实上从Irwin解中可以看出,随着r→0位移u和v也趋于零,这就意味着E随着r→0也趋于无穷大。
6、所以,可以把应力强度因子K理解为是应力奇异性的一个比例系数,也就是说K是【应力与弹性模量同时增大的比例关系的一个度量】,随着外力的增大,裂纹的增长,这个比例系数也越大,也就是通常说的K值增大。
7、既然K只是一个比例系数,所以虽然应力可以趋于无穷大,但K却会趋于一个有限值。
8、表面看来,说E可变甚至趋于无穷大比应力会趋于无穷大更不可思议,其实,这种认知还是有物理学基础的。
9、我们通常认为的材料拉伸弹性模量E是一个大量原子共同参与的弹性行为,每个原子键贡献的力量非常小,它们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也非常微小。
10、但在r→0的情况下,显然讨论已经涉及到了几个原子间直至两个原子间的键合能了,即涉及到了金属的理论键合能。
11、这就是表现出来E值可以大大高于通常E值的原因。
12、而且在应力作用下,此时参与位移的原子仅仅只有数个原子,所以宏观上的位移表现不出来(为零)。
13、这种理论认识也可以说成是“随着r→0,裂尖处的材料将逐渐转为刚性体”,而应力强度因子K就是裂尖刚度强弱的表述。
14、当然,任何材料的原子键合能都是有限值,所以当K增大到一定程度以后,原子键就会破坏,裂纹失稳扩展。
15、20多年来,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试图消除断裂理论中的应力奇异性,认为这样才能符合物理本质,从新建立起【应力原理】的一统天下。
16、遗憾的是,大量的工作虽然卓有成效,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